想去夕阳之国。

 

大概只有死亡后才能让思维挣脱轨道飞到宇宙尽头

 (这文就是拿来中二阐释世界观的……十分神经病。慎入XD)




[A]

有没有体会过思维必须自我强制式地绕着某个主题、某件事、某个人或者单纯只是某种印象不停环绕,就像行星公转那样的感觉?忍不住绕着那个自我投射出来的轴心,旋转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产生的作用力继续反复不断把自己向着那个轴心拉扯和吸引,越陷越深……

这种感觉,老实说,晕眩到让人恶心。很多时候,会持续陷进刚刚从寒冷的睡眠中苏醒的那种窒息、恍惚和空旷感,头脑里面只有苍白到刺眼的颜色。很冷,很疲惫,思维像一片死去的海洋。假如长一年半载或者三年五载地持续下去,整个人都会出现癔症之类的吧。

幸好最长也没有超出过两年。两年一到,这个运动体会本能地选择一个新的物体作为轴心。我想这也是出于某种自我保护的意义吧。虽然说不清为什么,但我总觉得,旋转体如果最终真的一路抵达了轴心,会造成整个体系排山倒海式的崩溃。

其实描述这种状况本身并没有意义,因为真正能共享的知觉其实是远远超出文字的表达范围的。我只是想试图剖析,或者自我解释,为什么像是“喜欢”、“沉迷”、“爱”乃至于“专注”这些状态会压沉我的脊梁。

一旦喜欢上了什么,就会止不住地开始拼命地对着那个主题抛入,不遗余力地把每一种情绪都投注到周围相关的事物上。越来越靠近,越来越挥霍,然后建造起了一个牢固的真空牢笼。不停旋转,甚至把自己还不曾拥有的部分都透支去燃烧殆尽,直到在真空中缺氧而死。

一看就是不长寿的方式,对吧。

因为已经让自己趋于某些惯性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旋转体了,一颗需要轨道、轨面、轴心和引力来固定的可悲颗粒。

非常的怀念很久以前那个不被固定的颗粒。

接下来要写的,大概就是,被我反复丢掉和遗忘过的——一个小点点,曾经短暂而自由地飞过宇宙时,遗留下来的印象碎片。

顺便再感叹一句——没有限定和止境的思维,是多么神圣和昂贵的存在。




    [B]

虽然总是给人那种印象,但是我必须很不好意思地澄清,我并没有真的读过很多书。至少是知识密度较高的那种书。只是聊天时过多的语言的轰炸和脑补式的知识加工行为总是会给人造成这种美好的错觉罢了……在此我最好为了没管好舌头表达一下歉意,要是我的大脑有它一半那么活泼就好了。

活到今天为止,我发现我所赖以依存和博取别人喜爱的源泉,知识、情感甚至思维,原来都来自于我迈出青少年范畴之前的时光。我是一个靠着反复咀嚼童年和少年来养活自己的家伙。很可惜那之后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视之为养分的存在了。真正的想象、思考、灵感都来自从前。那才是有风声鸟鸣的篇章。在那些日子里,不分对象、毫无偏见的阅读构架了一些奇妙的世界观。

其实它们现在也还健在——只是对我来说,成长大概就是,它们跟我失去了联系。没错我的确思考过也许宇宙是这样的或是那样的,但是比起今天需要拿钱吃饭明天需要拿钱上学之类的事,它跟我实在产生不了太大关系了。成长到一个地步,就是关系论变得无比简单粗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就等于没有关系。好奇心荒芜,感官盲化,直到被所谓的现实完全溶解。

这大概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一个过程,所能做到的最好也不过是让溶解速度变慢一些罢了。不……有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变成精神病人。他人意有所指的目光反而可以对自我多造成一些提醒,让溶解过程直接异化,反而衍生出新的模式。也许可以是一种解脱?思维可以不用背负任何后果的特权,不就是存在于精神病人身上的么?看起来好像很快乐,或者说幸福到令人轻飘飘。

如果有一天,无路可走,就试试这个最挑战底线的办法。很容易,对于每一个精神亚健康的个体来说,在某些思维细节上放纵一下,就可以走到那个地步。虽然用他人的目光来解放自己也未必不是一种悲哀啊。





    [C]

对我来说,宇宙是像金字塔一样的存在。

这个印象是哪里来的,我完全没办法描述出来,也无法列举自己读过相关的哪些书籍。如果是说物理和哲学方面,我必须承认我是个非常差劲的学生,比如说高中物理从来没有及格过,比如说我妈留给我作为十三岁哲学启蒙书的《苏菲的世界》,书签至今还卡在三分之一……不过暂且容许我用天真的直觉来感知,然后来描述吧。我想物理或者哲学说不定会原谅我的。

跑题了,话题扯回来……我想说的并不是形态上的金字塔。如果仅仅是形状,我更趋向于相信宇宙是一个圆形…为什么不呢,圆毕竟是最完美的存在。但是宇宙是有纵深感的,或者称之为高度吧。其中,人类仅仅是能够感知到四个变量的动物。先去除掉“时间”、“温度”、“数量”这三个复杂的概念,简单地先以“长度”(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上下、左右、前后)来说明好了。

小时候我从书上看到蚂蚁是二维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概念里并不存在“上下”。虽然它们跟我们一样被重力约束着,仍然生活在具有上下概念的空间里,但是缺少对此产生反应的意识,对它们来说,在墙上爬动和在地上爬动说不定并没有区别。虽然它们也会发生从某处落下这样的事情,可是这件实际发生的事却并没有办法在感官上给它们带来影响……想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可是再仔细想想……忽然觉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唯物主义,却不得不承认,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物质决定着意识的。

即使一个人真的精通蚂蚁的语言,但他会有任何办法去对蚂蚁们描述三维的概念吗?不,那是不可能的。这样一个连带着空间和世界的庞大概念,远远超出了语言和生物描述能力的极限。怎样才能对一个天生耳聋的人形容音乐?怎样才能对一个从未见过光和色的盲人描述色彩?我想,对蚂蚁描述三维的概念,难度还要远远大过以上两种情形。

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维度感知力的人类,大概也处在差不多的情形。单以空间来讲,最多再加上一个时间轴,就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全部极限了。再多的研究和学术也很难再直观地超越这个极限。对一个人来说,他能够眺望到的极限无非也就是时间终结以前的空间,而终结之时,也就是“死亡”来临时,他累积一生之久的经验和感官就都完蛋了。所以才有那种说法吧,死亡是一切恐惧之源。

死亡之所以让人恐惧并不只在于自我消亡的痛苦,更大一部分是那种绝对的未知。知识的极限带来的未知感是森然的,恐惧感也是绝对的。那是一扇紧闭的门,没有任何人能真正提供死亡之后的任何信息。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臆想的方式来随便谈谈之后的可能性……好吧,原谅我又为自己开脱了。

我相信我们所处的这个以四个变量为基础的维度,或者这个宇宙,有一个很明确的边界。而边界说不定就跟死亡有关系。边界之后通向的地方,与其用天堂、地狱之类的惯性词语来描述,我更想称之为更高维宇宙或者更低维宇宙。

对我来说,宇宙就是一座极高的金字塔。而人类处在几乎是倒数的几层之中。我们以我们这一层仅有的意识自娱自乐地裁决着其他的维度。而不同维度与不同维度之间,其实又存在着巧妙的重合——比如说,蚂蚁和人类其实都生存在一个维度,一个时空,至少是看上去。但是其实蚂蚁是微观上比人类更低一层维度的生物,而划分这个维度的界限,并不是任何一个可见的变量,反而是我们称之为“意识”或者“感官”之类的东西。所以,似乎任何一种概念都可以成为一个划分维度的变量,我们可见的世界也许已经被划分为了很多个维度——当然,人类可见的维度都是比自己更低的维度。但是更高的,超越我们意识极限的,是我们没有办法看到的。

在超越思维的更高维的宇宙中,“意识”不再是一个划分维度的界限,反而成了划分维度之后的必然结果。

就像规则一样,高纬度宇宙的生命可以俯瞰低纬度的生命,就像一个人埋头观察金鱼缸那样。

在我们之上,极限感官之外,还有太多太多的维度太多太多的宇宙。我们命名为天使、恶魔、外星人的东西,都来自于另一个维度,更高的宇宙。那里的变量更多、更复杂,生命的存在形式也完全超越了我们可以想象的——就像蚂蚁没有办法体会我们一样。

一层层的维度递增,是通过意识的立体化、死亡以及更多的方式。两个维度之间的距离看似大到无限,但是一定有一个奇妙的方法可以连接更高维。也许肉体的消亡就是这样一种方式,让人类从宇宙的边沿缓慢向上爬行,爬出金鱼缸,到达另一个金鱼缸。

在这一个维度被看做不可能的事,也许抵达下一个维度时会变得很平常很廉价。在底层维度存在的矛盾,甚至绝对矛盾,如果放在更高的维度去看,会发现其实是非常统一的。但是并不一定第五维就一定能消化第四维的矛盾……有很多针锋相对的概念的本质,也许是必须拥有金字塔顶端的视角才能了解的。比如无罪,比如永生。有时候,我也会试图去想象更高维的宇宙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到了一个地步,死亡的概念被取消,因为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处在所有作用力完全互相平衡的点上,完美地凝固时间,因此又同时存在于每一个瞬间之中。或者撤销了所有的互相作用力和作用关系,每一个个体真正成为独立的存在,再也不存在“力”,也不存在“能量”……是永寂一样的情形吗?想一想,既像天堂又像地狱。

这个时候,忽然想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灵魂。

宇宙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主人,被人们名命为上帝、绝对能量、原点、规则的存在,住在顶层。我更习惯称呼他天父。《圣经》是他按照约定向人们讲的故事,说的话,但这只是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他的冰山一角而已。他是那个绝对的存在,所以他可以做那个点到即止的上帝,而不是试图让人类的意识向着高维度迁跃——我始终相信,童话里面得知了太多秘密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个结局是真的。如果活着的时候脱离了四维宇宙,进入五维,涌入的信息和全新的变量,会让肉体和精神都承受不了而飞灰湮灭的吧。虽然他创造了好多的维度和宇宙,也许有的宇宙是寂静无波的,也许有的宇宙有很多生命体……他有足够多的孩子。但我毫无理由地相信,他十分的偏爱人类。

就算有更高维更完美的生命体的存在,却只有人类是他真正的得意之作。因为这是唯一一个以他自己为模子创造出来的生命体。人类的存在并不够理想,但是那之后他也没有再重复过这一次壮举般的创造。人类的结构是最像他的……不,也许只是像他的一个脚趾……但那也很多了。他造了金字塔宇宙,然后急不可待地造出了人类,无论是否伤心失望愤怒,却始终又在某处用看待小儿子的目光凝视着人类的宇宙。

让人类在所有的生命体之中显得最特别的另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人类是金字塔里面唯一一个多维度生命结合体。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体。说真的,人类无非是一团肉,大脑、神经元这些无非是蛋白质……那么为什么会有高于物理概念的事物产生?比如感情,比如思维,比如观念?那个超越了肉体甚至超越了意识和个性的、决定“我”即是“我”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

如果灵魂这个词没有泛滥的话,用来形容这个概念,它还是很确切的。那么就还是暂时借用这个词好了。我相信灵魂先于肉体出生,而且是超出时间概念的“先于”。它根本不是我们所在的维度的产物,而是来自五维甚至更高层的某个特殊维度。上帝像一棵大树,灵魂就是无数的种子,像所有的树和种子一样——有很多种子落地发芽了,也有很多种子只是漂浮着,从来没有落到土壤上。发芽的种子,以人类的形态出生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经历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又回到了大树身上。灵魂是这样神秘,语言仍然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方式去形容它。因此它是人类所在的宇宙中最特别最敏感的产物,也是某些高纬度生命的寄生体。

那是上帝给人类最特别的礼物。

同时,我相信,“爱”这样的概念,也是来自于高纬度的馈赠。如果不断向着更高的维度跃迁,就可以不断更深获知“爱”的本质。当然,如果可以直接跟上帝对话,大概也是能够了解到足够多的。那也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奢侈了。

我们所在的维度,我们的世界,一直靠着更高维的施舍维持着运转呢。

如果死亡是打开维度隔阂的某种途径,那么人类将会在金字塔不用的两层中展开自己新的生命。或许那种时候,已经不能称之为生命了……又或者比起那个时候,现在的我们反而不能称为生命。

就先说到这吧。毫无逻辑的倾诉向日记,能记起来的似乎只有这些。现在的我只能拿着望远镜检索自己的回忆,去寻找曾经给自己撑起的这一小块天空。当我用一个小孩子的方式去故作严肃地思索世界的本相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好快乐。那是现在的我无论如何也抓不住的东西了。

重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思考过程的本身。那也是快乐源泉所在。

就算因为时间太短暂不能称为飞翔……也大概可以叫做滑翔吧。

再见了,不需要轨道的思考。








 


评论(4)
热度(6)
Top

© 西风犬 | Powered by LOFTER